【党代会巡礼】国际教育学院:融通中外育英才,药学丝路谱新章

发布者:周天健发布时间:2025-10-24浏览次数:10

五载耕耘,步履铿锵;五年奋进,华章日新。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国际教育学院紧密围绕“健康丝绸之路”与教育强国建设蓝图,以开放之姿、创新之魂、育才之本,书写了药学国际教育的奋进之笔,交出了一份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影响深远的“国际答卷”。

学院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事业高质量发展,将党的建设融入办学治院全过程,为国际化人才培养和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与强大思想动力。

理论武装筑牢根基。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与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关于教育对外开放、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要战略部署与论述。通过定期组织专题党课、主题党日活动、理论宣讲等形式,引导全院教职工深刻领会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深远意义和核心要义,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学院国际教育创新发展的清晰思路和务实举措,不断提升服务国家对外开放大局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国际处和国教院联合党支部专题研讨会

思想引领润物无声。学院积极探索“课程思政”与“文化浸润”相结合的留学生思想引领模式。组织留学生开展专题学习交流会,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共同研读《习近平复信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中亚留学生》《习近平给南京审计大学审计专业硕士国际班的留学生回信》等,引导他们增强对中国发展理念的理解和认同。同时,在课程中有机融入中国国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成就等内容。组织“感知中国”系列社会实践,帮助他们客观、真实、立体地认识当代中国。

组织留学生参加中国新农村实践体验活动

学院突破传统留学教育框架,构建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文化融通”四位一体的国际化人才培育新生态。

生源结构“向高而行”。招生工作从“规模拓展”转向“质量攻坚”。持续加大招生宣传力度,在主要生源国设立10个海外招生联络处,为潜在学生提供便捷的咨询与申请服务。完善选拔录取机制,通过“学院主体、导师参与”的精准遴选,硕博研究生录取阶段全部落实导师接收,人数实现跨越式增长,较五年前增长36.6%。学历层次与生源质量同步攀升,并连续五年获批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留学药大”金字招牌愈发闪亮。

课程体系“跨界融合”。建成379门全英文课程,整合资源打造“校级精品-省级金课-国家级慕课”三级递进的课程建设体系,建设了10门全英文授课精品课程,获批8门省级精品课程,5门全英文课程入选教育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国际版课程库,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全球共享。省级外国留学生教学观摩赛场捷报频传,彰显了师资队伍的“国际硬实力”。

成长支持体系持续完善。构建了“学业预警-朋辈帮扶-校企共育”的成长支持链,推动留学生从“被动管理”到“主动发展”,从“课堂学习者”向“产业实践者”至“全球健康使者”的华丽转身。承办江苏省来华留学生精品课程建设研讨会,200余名省内高校留管工作人员及任课教师参会,充分体现了江苏省教育厅及省留管研究会对学校留学生教育水平及精品课程建设成果的认可,为留学生教学工作提供了新思路、探索了新方法,为进一步提升省来华留学生课程与专业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承办江苏省来华留学生精品课程建设研讨会

成立留学生全英文授课教学督导组,完善留学生全英文课程质量保障,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组建留学生辅导员助理团队和留学生学业帮扶团队,推动留学生学风建设和自我管理。

全英文授课教学督导工作会议

首届留学生辅导员助理团队

质量认证荣获佳绩。学院国际化办学质量获得国家级权威认证。2025年5月,学院顺利完成由教育部委托、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组织实施的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认证(初次认证)现场审查,并荣获6年认证有效期(B级)的优良成绩。这不仅标志着学校来华留学教育管理与服务质量达到了国家标准,更是对学院五年育人成效的充分肯定,为“留学药大”品牌赋予了更深厚的质量内涵。

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认证(初次认证)现场审查反馈会

学院勇担使命,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从宏伟蓝图转化为生动实践,搭建起药学教育国际合作的“高速路”与“立交桥”。

平台能级显著提升。成功举办两届“药学国际产学研用合作论坛”,发起成立“‘一带一路’药学合作联盟”,发布《“一带一路”药学合作南京共识》,凝聚发展合力,绘就了互利共赢的“药学丝路工笔画”。首批联盟成员为来自中国、俄罗斯、马来西亚、蒙古、巴西等全球32个国家的62所高校、药企及科研机构。首届主席单位为牵头发起联盟的中国药科大学,首任主席为我校校长郝海平教授。

 “一带一路”药学合作联盟成立大会

合作网络织密织牢。合作伙伴遍布全球,从挂牌“老挝人才培训基地”到共建“中蒙联合实验室”“中坦联合实验室”,合作模式从师生交流深化至科研攻坚、标准共建,实现了资源互通、智慧互鉴。积极参与中非交流,入选教育部“中非高校合作计划”及“中非大学联盟”,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洲校园”计划,坦桑尼亚籍校友成功入选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国际杰青”计划。成功申报中国国际青年人才交流项目资助,邀请来自俄罗斯、马来西亚、乌兹别克斯坦的外国青年学者来校短期工作。

人文交流走深走实。通过“锦绣江苏”国际暑期学校、留学生国际文化周等品牌窗口,让世界青年在沉浸式体验中读懂中国,架设起一座座“民心相通”的彩虹桥。践行“5 年 5 万”“3年1万,欧洲翻番”等倡议,学院精心组织传统中医药国际暑期学校,连续三年获批江苏省立项资助,吸引了全球200余名学子来校交流,有力推动了中医药文化的国际化传播,为中外药学教育合作与青年交流搭建了坚实桥梁。受邀成为商务部“发展中国家中医保健研修班”长期培训点。成立了中国药科大学-蒙古国留学生校友会,增进校友间的情谊与协作。组织留学生参与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宣传片拍摄,获教育部国际司肯定。

 2025年“锦绣江苏”国际暑期学校开班仪式

法国里昂商学院中医药学术文化体验活动

中国药科大学-蒙古国留学生校友会成立大会

教育部国际司感谢信

学院打破校园围墙,开启校企协同育人“第二课堂”,打造产教融合“示范田”。

培养模式重构升级。与扬子江药业集团共建“留学生产教融合教育中心”,打造“教学-实习-就业”贯通式培养链,目前已开展三期产教融合班,28名留学生先后进入企业开展实地实习实训,目前共有7名留学生成功入职,实现了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无缝对接”。每年组织留学生与国邦医药开展文化学术沙龙等交流活动,与圣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设立“来华留学生产教融合教育基地”,打造多元实践教学网络,形成教育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的样板。

 “中国药科大学—扬子江药业集团留学生产教融合教育中心”揭牌

产教融合班学生实习实训

与国邦医药交流座谈

与南京圣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国际化战略合作协议

合作内涵持续深化。合作维度从实习实训拓展至奖学金设立、联合科研、人才定向培养,推动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留学生在真实产业场景中淬炼真本领,成为推动医药国际合作的“生力军”。与国邦医药续签合作协议,设立“国邦优秀留学生奖学金”;与石药集团签署合作协议,设立“石药奖学金”,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2024年国邦“一带一路”育才奖颁奖仪式

河北省石药普恩慈善基金会捐赠仪式

服务效能充分释放。通过输送知华友华的高素质药学人才,为企业海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实现了“校、企、生”三方共赢,生动诠释了高校服务行业与区域发展的责任担当。越南籍毕业生现已入职南京紫金医院,泰国籍毕业生已就职于石药集团等知名企业。

学院着力营造“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国际化校园生态,让中国文化与世界文明在中国药大校园中和谐交响。

品牌活动绽放光彩。学院打造多层次、品牌化的活动体系,从文化浸润、学术创新到专业实践,为留学生构建了全方位的展示与成长平台。留学生在体育竞技、学术论坛、戏剧舞台上的风采,充分展现了留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连续11年成功举办“学在中国”国际药学生学术论坛,促进全球药学生学术交流。论坛被纳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在中国”系列活动,成为展示中国药学教育成果的重要窗口。

 2024年“学在中国”——第十一届国际药学生学术论坛

连续7年举办留学生国际文化周,包括留学生中文演讲大赛、中文歌曲比赛、感知中国系列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级体育联赛,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国际化校园建设成果显著。2024年第三届“外教社杯”江苏省大学生“用中文讲好中国故事演讲比赛”中,马来西亚籍留学生邓长青获得特等奖,学院杨倩倩老师获优秀指导教师。组织留学生参加第一届江苏省高校“丝绸电商”创新挑战赛,由国际医药商学院康姗姗、胡霞担任指导老师的留学生“聪明的骆驼”团队荣获二等奖。

 2023年第六届国际文化周开幕式

国际文化周各国风采展

实践感知读懂中国。通过策划并组织一系列高层次、广覆盖的文化实践品牌活动,构建了“沉浸体验-深度感知-主动传播”的来华留学生教育新模式。组织留学生参加国家体育总局主办的在华留学生武术训练营,来自马达加斯加的留学生查迪娅应邀接受江苏电视台荔枝新闻、江苏城市频道等主流媒体采访。留学生代表受邀参加“悦读江苏”主题活动启动仪式暨“悦读金陵”开幕式。开幕式上,来自土耳其的留学生阿德应邀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组织留学生参加江苏卫视“水韵江苏”电视节目、2024印象中国·江苏短视频采风等活动,让他们在深度社会实践中,感知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从“客人”变成“中国故事的讲述者”。学院连续8年获评“江苏省来华留学生教育先进集体”。

伊朗籍留学生博迪参与“水韵江苏”节目录制

摩洛哥籍留学生卡莱等参加印象中国·江苏短视频采风活动

摩洛哥籍留学生阿拉米参加江苏卫视“中国智慧中国行”节目

马达加斯加籍留学生查迪娅接受媒体采访


结 语

五年砥砺奋进,学院不仅培养了一批知华友华、精通药学的国际人才,更搭建起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教育之桥、合作之路、友谊之窗。站在新起点,学院将全面构建“结构合理、运行高效、质量优先、特色鲜明”的国际教育新格局,形成“医药特色+数字赋能+产教融合”的独特竞争优势,建立药学国际教育的国家标准,发挥行业引领标杆作用,努力成为中国药学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窗口和国家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力量,为服务教育强国战略与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建设贡献中国药大智慧和力量。

策划 | 党委宣传部

来源 | 国际教育学院





网页链接:
版权所有©中国药科大学
玄武门校区:南京市鼓楼区童家巷24号 210009;江宁校区:南京市江宁区龙眠大道639号 211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