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代会巡礼】中药学院:擎旗奋进担使命 守正创新续华章

发布者:周天健发布时间:2025-10-11浏览次数:10

学校第十次党代会以来,中药学院党委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勇担中医药守正创新使命,团结带领全院师生砥砺奋进,推动中药学一流学科建设迈上新台阶,实现学院高质量发展。

中药学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将政治建设置于首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将“两个维护”融入血脉、见诸行动。通过深入开展系列主题教育,引导全院师生牢记“国之大者”,勇担中医药守正创新使命。治理体系持续优化,完善党委会、党政联席会、院务会议事规则,构建权责清晰、运行高效的工作机制,切实履行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的核心职责。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意识形态阵地不断巩固,思政工作与文化建设成果频获主流媒体关注。巡视巡察整改动真碰硬,有力推动实验楼改造、植物园建设等师生关切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内部治理机制日臻完善。

召开中共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委员会党员代表大会

学院党委着力增强党支部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通过制定责任清单、编印手册、开展专题培训等举措,推动党支部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支部建设成果丰硕。1个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和1个全国研究生样板党支部成功验收,1个支部入选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1个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立项,1个支部入选江苏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3个江苏省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立项。党建创新活力迸发,3个党建项目获江苏省党建创新二等奖和三等奖,2个党日活动获省级优秀党日活动优胜奖,2名党员获省优秀共产党员。

中药资源系党支部入选第四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

临床代谢组学党支部入选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

深耕内涵建设,培育中药特色英才。中药学院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系统优化中药学课程体系与拔尖创新人才培育方案,实现中药学(拔尖创新班)与化妆品科学与技术专业独立招生,积极探索多元化育人路径。专业建设成效显著:中药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入选江苏省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中药学专业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中药制药专业获评江苏省产教融合品牌专业建设点。教育教学成果丰硕: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建成教育部虚拟教研室2个,牵头承担教育部中药学“101计划”课程1门,获批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项目、教学团队与教学名师各1项,江苏省教学名师1人,省思政典型案例1个,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微课大赛获奖10余人次。打造国家级一流课程4门、省级一流课程8门,获全国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一等奖1项、省重点教材建设5门、省“十四五”规划教材2部,形成覆盖全面、层次清晰的高质量教学体系。

 “‘守正创新 中西融合’,培养中药现代化创新型人才二十五年的研究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融贯五育并举,筑牢育人根基。创新构建“一轴双链五育并举”特色育人体系,实施中医药文化铸魂育人工程。成立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中心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中心,推出“本草品读、修身、向美、喻廉、践行、润心”系列品牌活动。持续深化“我在药大有片田”劳动教育、美育浸润、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等素质拓展项目,打造“膏方节”“厚朴讲堂”“中医药经典知识竞赛”等文化品牌,全面提升学生中医药核心素养与综合能力。育人成果亮点纷呈:学生集体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荣誉称号、进入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最具组织力TOP100榜;学生个人荣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员”“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全国高校基层就业卓越奖”等国家级荣誉;荣获江苏省五四红旗团支部4个,省级先进班集体7个,省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1人等省级奖项。

 “中医药文化铸魂育人”系列品牌活动

中药学院坚持以国家战略与学科前沿为导向,系统性推进科研创新与学科建设,推动中药学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引领,实现从高原到高峰的跨越式发展。

强化学科引领,构筑中药发展高地。学院立足高质量发展核心任务,牵头完成学校重大专题《发挥中药特色优势,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制定并实施中药学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学科建设成效卓著:在首轮“双一流”建设中,中药学获评整体建设成效第一档,成功进入第二轮建设;在第五轮全国学科评估中,中药学斩获 A档,专业学位水平评估获评 A+,学科综合实力居全国前列。此外,学院3个学科成功入选国家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学科体系更加完善。

中药学院3个学科入选国家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聚力科研攻坚,打造有组织科研范式。学院系统开展有组织科研布局,明确主攻方向与实施路径,推动科研资源集成与成果转化。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50项,省自然基金项目34项;荣获全国创新争先奖1项、教育部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原始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深化产学研融合,编制可转化科技成果手册,制定联合实验室共建机制,主动对接医药企业,推动科技与产业协同发展,与企业合作项目642项,5年来科研经费到账4.6亿元。学术氛围持续活跃,举办徐国钧院士、赵守训教授百年诞辰纪念学术会议,“弘景讲坛”,化妆品产学研论坛等品牌活动,成立中药学院青年学者联合会并举办首届青年学者创新交流会,构建起开放、活跃、可持续的学术生态。

全国创新争先奖状

纪念徐国钧院士诞辰100周年专题学术报告会

纪念赵守训教授诞辰100周年专题学术报告会

与精华制药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共建研究院

中药学院深入实施人才强院战略,坚持引育并举、德才兼备,着力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为学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保障和持续创新动能。

优化人才引育机制,释放创新活力。学院现有教职工188人,专任教师121人,其中国家级高层次人才5人,国家级“四青”人才15人,正高51人,副高60人。学院不断完善人才工作体系,成立人才工作小组,建立动态人才库,精准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与急需人才。持续加强领军人才与青年骨干培育,新增国家高层次人才1人、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11人,引进和培育省级人才20余人次,教师队伍结构不断优化。

制定《中药学院专业技术岗位聘用与考核实施办法》,激发教师干事创业内生动力。强化团队引领作用, 2个团队获“豪森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奖”,2人获“国邦卓越奖教金”,形成高水平团队引领、高层次人才涌现的良好局面。加强“第四支队伍”建设,推进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辅导员队伍荣获全国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高校廉洁教育优秀作品、江苏省高校劳动教育优秀实践项目特等奖、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思政精品项目、省高校团干部思政技能大比武一等奖、省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三等奖等多项荣誉。

涵养师德师风,践行育人使命。学院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实施“青蓝铸魂”师德教育工程,通过常态化开展师德规范学习、科研诚信警示教育和荣休入职仪式,强化教师职业认同与使命担当。持续举办教学技能竞赛、授课能力考核与课程思政示范项目推广会,全面助力教师专业成长与梯队建设。通过举办徐国钧院士百年诞辰纪念活动、风采展览等系列文化项目,弘扬科学家精神与育人传统,营造见贤思齐、崇德尚教的良好氛围。2个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获批“江苏省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形成具有影响力的师德建设品牌。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生药学教学团队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中药和天然药物化学教师团队

获批江苏省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

中药学院深化产教融合与对外合作,推动中药在服务地方、辐射全国、走向世界的进程中贡献独特智慧与力量。

深化产教融合,服务区域发展与国家战略。学院以中医药产业共建为抓手,扎实推进中国药科大学附属浦口中医院、附属江宁中医院共建,设立连云港中药临床产教融合创新基地,构建“以医带药、医药联动”发展新格局。主动服务国家大局,选派2名教师对口援藏,助力西藏教育事业与边疆稳定发展;倾力参与陕西镇坪县定点帮扶,先后选派4名教师挂职副县长,依托当地特色中药资源,引入龙头中药企业,推动中药配方颗粒、中药产业园、金丝皇菊凉茶等项目开发,在“一馆一园”建成镇坪县特色药材综合展区和道地药材园,为学校连续九次入选教育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十大典型项目”作出重要贡献。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建成药用植物工厂、中医药文化展厅,打造药学博物馆、药用植物园两大文化窗口,获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基地”,通过国际博物馆日、中药饮片识别大赛等品牌活动,持续提升中医药文化影响力。

附属浦口中医院签约揭牌仪式

附属江宁中医院签约揭牌仪式

长江教育创新带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合作体产教融合创新中心揭牌仪式

成立黄连研究会,精准帮扶陕西省镇坪县

获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基地

加强国际合作,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学院积极构建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新机制,连续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持续推进与日本九州大学、横滨药科大学等高校的联合实验室建设与人才培养合作,选派师生赴日交流,开设3门暑期国际课程,有效拓宽师生国际视野。加强高层次科研互动,支持青年教师赴境外参会访学,获批江苏省外国专家工作室,承办“一带一路”药学国际产学研用合作分论坛、第九届国际离子通道大会等学术会议,助力科研合作国际化。申办“锦绣江苏”国际暑期学校项目,积极传播中医药文化,持续提升学科国际影响力。

结 语

党建引领强使命,凝心聚力建新功。中药学院将以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为新起点,继续深入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抢抓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机遇,全面提升办学治院能力与核心竞争力,系统推进治理体系与创新能力双跃迁,奋力谱写一流学院、一流学科建设新篇章,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智慧与力量!

策划 | 党委宣传部

来源 | 中药学院





网页链接:
版权所有©中国药科大学
玄武门校区:南京市鼓楼区童家巷24号 210009;江宁校区:南京市江宁区龙眠大道639号 211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