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代会巡礼】药学院:笃行不怠行致远 奋楫扬帆启新程

发布者:周天健发布时间:2025-10-10浏览次数:13

第十次党代会以来,在中国药科大学党委的坚强领导下,药学院党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持续深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药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与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依托“三会一课”、专题研讨、实践研学等多种形式,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论述深入人心。党建工作成果显著,1个教工党支部入选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1个教工党支部书记工作案例入选教育部《基层党组织书记案例选编(高校版)》;获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个、省级“样板支部”3个;荣获江苏高校“党建工作创新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江苏高校“最佳党日活动”优胜奖1项;并成功入选教育强国三年行动计划立德树人机制综合改革试点院系。

 2023年高校党组织示范微党课展播

药学院入选教育强国三年行动计划立德树人机制综合改革试点院系

学院围绕“拓展实践育人与网络育人的空间和阵地”“强化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创新运用人工智能赋能思政教育”三项重点任务,全面推进“一体·双维·三递进”药学英才领航培养工程,构建了特色鲜明的“三全育人”体系,打通“现实”与“虚拟”双维育人空间,形成“筑基—赋能—领航”三阶递进育人链条。学院所有本科专业均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药学专业率先通过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认证。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AI辅导员智能体、VR实验室(一站式社区)已投入试运行,有效拓展了实践与网络育人新路径。

立德树人机制综合改革试点信息化平台

 AI辅导员智能体

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学生在国内外高水平竞赛中屡创佳绩,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等赛事中斩获金奖2项,在全国大学生药苑论坛、全国医药院校药学/中药学大学生实验技能竞赛中荣获特等奖、一等奖20余项。2人获“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2人当选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获评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1个、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2个、省级先进个人50余人次、省级先进班集体12个,其他省级及以上奖项累计2000余人次。毕业生遍布药品研发、生产、监管与服务全产业链,成为生物医药领域的中坚力量。国际合作持续深化,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等世界知名高校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开展合作科研与联合实验室建设项目11项。175人次在国际组织或学术期刊担任职务,国际学术影响力不断提升。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金奖 

第八届全国医药院校药学/中药学专业大学生实验技能竞赛特等奖

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药苑论坛”创新成果一等奖

学院在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方面协同发力,以创新突破支撑产业升级。近年来,累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3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99项;主持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0项,江苏省科技重大专项2项、省基础研究计划重点项目1项、省攀登项目1项。荣获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江苏省青年科技奖2项,江苏省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1项,其他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50余项。

高水平研究成果持续涌现,发表科研论文700余篇,其中共识一流期刊论文6篇、权威期刊论文54篇、学科顶尖期刊论文318篇,并在Science、Nature等顶级期刊实现历史性突破,戴建君/何婉婷教授团队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合作在Nature杂志发表前沿交叉研究方法揭示多种哺乳动物中病毒组成和跨物种传播的最新研究成果,肖易倍教授团队在Science杂志发文揭示细菌免疫新机制。2023年,由郝海平教授牵头的“代谢调控与药物靶标发现”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为我校时隔10年后再次入选该项目,该项目也是目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学术界影响力最大、竞争最为激烈的人才计划类项目之一。

学院充分发挥“引进来、走出去”优势,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产学研合作与成果转化成效显著。与天士力集团、新华制药等龙头企业共建联合研发中心和创新实验室45个。五年来科研到账经费达7.74亿元,签订合作项目1000余项,完成成果转化47项,其中千万级重大转化15项,获国家1类新药临床试验批件4项,显著推动创新药物研发与产业化。杭州创新药物研究院与药用辅料及仿创药物研发评价中心均获CNAS资质,实现高效运营,公共服务能力持续增强,有效反哺教学科研与区域经济发展。

与新华制药共建依赖性药物联合创新研究中心

与天士力集团共建创新药物研究院

尤启冬教授合作研发DDO-3055片获1类新药临床批件

李志裕教授合作研发CPU-118片获1类新药临床批件

姜正羽教授合作研发注射用HRS3797获1类新药临床批件

杨鹏教授合作研发TSL2109胶囊获1类新药临床批件

药学学科实现跨越发展,在2024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位列全国第一,成为“冠军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均位居全国第一档,连续四次入选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学位点建设成效显著,牵头获批“生物与医药”“药学”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构建了涵盖6个二级学科学术学位博士点、2个专业学位博士点的完整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4个本科专业全部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药学、药物化学获评江苏省产教融合品牌专业,药学专业入选江苏省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专业,并顺利通过第二轮药学类专业认证。教学改革成果丰硕,获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实验教学和教学实验室建设研究项目1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项,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2项。

药学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四期立项专家论证会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四期立项通知

课程与教材建设扎实推进。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项目2门、江苏省一流本科课程9门、江苏省产教融合一流本科课程3门。1人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称号,2本教材入选教育部生物制药领域战略性新兴领域重点建设项目,3本入选江苏省重点教材,4本入选高等教育出版社“十四五”医学规划新形态教材。完成《药物分析》《药物化学》《药物制剂产教融合型课程群》知识图谱建设。

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

本科课程《药物分析》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项目

研究生课程《禁毒关键技术研究》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项目

学院深入实施人才强院战略,成立人才工作委员会,组建工作专班,系统布局国家级高层次人才的培育与申报。师资规模与结构同步优化,现有教职工326人,较五年前增长58.3%。新增国家高层次人才8人、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24人,总量为五年前的3倍。新增全国模范教师、江苏省教学名师、江苏省杰青优青等省部级以上人才50余人次,获批省部级创新团队2个,形成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教师发展成绩突出,获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1项,省级优秀教学资源6项。截至2025年10月,拥有学硕导师165人、专硕导师140人、博导74人,导师队伍持续壮大。博士论文抽检合格率始终保持100%。建成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46家,其中2家基地入选全国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特色成果TOP10。


结 语

展望未来,药学院将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四个面向”,超常规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凝心聚力,追求卓越,为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药学学科,培养更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而接续奋斗!

策划 | 党委宣传部

来源 | 药学院




网页链接:
版权所有©中国药科大学
玄武门校区:南京市鼓楼区童家巷24号 210009;江宁校区:南京市江宁区龙眠大道639号 211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