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语党代会 共话新愿景丨柳文媛:期待学校在服务健康中国战略中展现更大作为

发布者:谢滨新发布时间:2025-09-30浏览次数:11



 

【党代表说】

作为一名老党员、老教师,欣闻我校第十一次党代会即将召开,心潮澎湃。过去的五年,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学校发展成就卓著:“双一流”建设稳步推进,药学学科群国内领先地位持续巩固;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前万分之一,标志着我校药学学科正式迈入世界顶尖学科行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屡获佳绩,人才培养高质量美誉更加响亮。这一切深刻体现了学校党委坚强领导和全体师生同心奋斗的力量。

展望未来,本次党代会将为学校发展擘画新蓝图;新一届党委必定继续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药学+X”学科交叉,推动“新药科”建设再上新台阶。期待学校在服务健康中国战略中展现更大作为,在自主创新和人才培养上取得更大突破,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党代表故事】

柳文媛,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教学名师。江苏省高校优秀基层教学组织负责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研究方向为药物分析,针对药品安全保障的关键问题,构建药物及其效应分子的体内外分析方法体系。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3 项,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多个创新药物的临床前研究并获临床批件;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授权专利10余项。

做课程思政的践行者,让立德树人润物无声。柳文媛老师以“强烈责任意识、无私奉献精神”为切入点,构建由课程思政案例集、视频集和在线开放课构成的立体化、数字化的课程思政资源库,培养学生树立强烈的药品质量安全责任意识、过硬的专业能力和严谨的科学精神。主讲的《药物分析》课程获评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坚持教研一体化,激发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柳文媛老师围绕创新药物研发对人才能力素质要求,将“理论—实践—药物创新”三者有机串联。依托立体化教学资源库开展有容量的翻转教学,将线下教学向第二课堂、案例调研、创新创业项目的设计研讨拓展,以“深度互动设计”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和创新应用。将高水平科研项目引入课程教学中,在理论教学中使学生理解药物分析基础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思路;通过实践训练引导对理论知识进行深化、探究和质疑。获首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江苏省特等奖、全国二等奖。

     注重团队建设,努力为团队成员搭建成长平台。柳文媛老师担任“青蓝工程”江苏省高校优秀教学团队和“六大人才高峰”创新人才团队负责人。在团队建设中,注重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近三年团队成员5人在校级及以上教学比赛中获奖,4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重视新教师培养,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定期研讨”,帮助团队教师讲好每一堂课。团队舒畅、刘晶等青年教师参加全国药学类教师教学能力比赛获一等奖。

 

 

 

 

 

 

 

 

 

 

 

 

 

 

 

 

 

 

 

 

 

 

 

 

 

网页链接:
版权所有©中国药科大学
玄武门校区:南京市鼓楼区童家巷24号 210009;江宁校区:南京市江宁区龙眠大道639号 211198